數千張古蹟照片及建築圖面/學術研究、教學參考、設計施工、旅遊導覽
[ IP授權版 ]
Database error: your query error
MySQL Error: 1030 (Got error 28 from storage engine)
《蘇州城》 
‧所屬分類= 古蹟的類型分類 > 古城

蘇州古名吳、吳郡、吳州,隋開皇九年(589年)始稱此名,宋、元時期曾一度改稱平江,至今已有二千五百餘年的建城史。城位於江蘇東南部大運河畔,城西、南臨近太湖,山丘綿延起伏,城東、北襟帶江海,湖蕩星羅棋佈,四野山青水秀,氣候溫和,土肥物饒,自古有“蘇湖熟,天下足”、“上有天堂,下有蘇杭”之譽。

據史載,商末泰伯、仲雍締造了吳國,于周靈王十二年(西元前560年)將國都從梅裏平墟(今無錫梅村)遷到此地。周敬王六年(西元前514年),伍子胥“相土嘗水,象天法地”,將方圓僅“五裏”的都城擴建為大城“週四十七裏二百一十步二尺”,內有小城(子城)“周十裏”,外有寬闊的城壕和郭“週六十八裏六十步”的宏偉都城。大城“立陸門八,以象天之八風;水門八,以法地之八卦”。城門均為水陸並列,西面閶、胥二門,南面盤、葑二門,東面婁、匠二門,北面平、齊二門,其取名反映出春秋諸侯爭霸的時代特徵。

城市儘管歷經滄桑,但城址、範圍、格局乃至城門名稱的變化都不大。它始終在原地不斷地修建,持續發展,歷史文化未曾中斷,這在建城史上是不可多見的。早期蘇州城牆為夯土版築,僅城門為磚木結構。至五代後樑龍德二年(922年),吳越王錢鏐才將全部土牆包砌磚石。南宋紹定二年(1229年)所立的“平江圖”碑,運用中國古代傳統地圖畫法,比較科學、形象、詳細、準確地繪刻了當時此城的面貌,把城垣、衙署、坊市、河流、橋樑、佛塔、寺觀、壇廟、亭館、倉廩、兵營、樓臺、園地以及城外山水勝跡用縮地法簡略示意,其中許多地名還一直沿用至今。

據“平江圖”可知,此城有大城和子城,大城呈東西窄、南北長的矩形,周邊約17.5公里,東、西城牆略有屈曲。城牆內外皆有護壕,與大運河相通連,可視作運河的一部分。有城門五座:北、西、南各一門,分別為齊門、閶門、盤門,東面有婁、葑二門。各門皆水、陸兩門並列,僅盤門有城樓。各門均不相對,無穿城直街。原胥門在宋代時被封閉,於城上建“姑蘇台”。子城位於大城中心偏南,系府衙所在地,其平面亦呈縱長方形,城垣周長約6公里,僅南、西兩面有城門,主要建築依次佈置在偏於東側、正對南門的南北軸線上。子城北端的城牆上建有宏麗的“齊雲樓”,供官員宴飲賞景之用;南門外直街兩側是府衙下屬官署的所在地;東南、西南二隅則為府學、寺廟和園林;街巷、河流佈局疏朗而不規則。子城外西北一帶為城市商業中心,集中了米行、果子行、魚行、絲行、薦行、藥市、穀市等各種商市以及麗景樓、跨街樓等酒樓茶館。府屬吳縣、長洲縣的衙署設在子城北部,縣署以北是整齊密集的居住街巷。大街均取南北或東西正方向,呈“丁”或“十”字形相交,小巷以東西向為主。街巷多與河平行,故民居多面臨街巷、背枕河流,形成了特有的水鄉住宅風貌。充分利用水網地區的自然條件是這座城市的重要特點,以無數的河道組成了城市佈局的經緯和主要交通運輸線,城市與水系密切結合,構成了水陸平行的“雙棋盤式”格局。據平江府圖所示,當時城內河道總長約80公里,有橋三百餘座,街巷枕河,民居臨水,小橋相望,成為美麗的江南水城。按圖所載,當時有寶塔十二座、寺觀五十多處、牌坊六十五座(牌坊跨街巷口而建,二柱一樓式,上標坊名)。如今蘇州盤門水陸兩門依然完整(城樓為新建),胥門、閶門及城牆也有部分保存下來(至今閶門還殘存一段舊城牆);原街巷構架基本完整,作為主幹的水系近35公里,有橋樑一百六十多座;天慶觀(今玄妙觀)、報恩寺塔、羅漢院雙塔、瑞光寺塔等佛教、道教建築保留至今;不少城門、坊巷、橋樑的古名稱仍沿用至今。

 存入<我的古蹟檔案夾>    查看<我的古蹟檔案夾>     列印     上一筆    下一筆

企劃編輯 / 建築情報雜誌社 系統規劃 / 中威技術顧問公司 >>版權聲明<<